刘强主持召开省总工会主席会议
4月10日下午,省总工会召开主席会议,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第七章,并研究贯彻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省总工会主席刘强主持会议。 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绍辉,省总工会在家班子成员出席会议。省纪委省监委驻省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人,省总工会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议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形成、发展和创新群众路线的历史。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同传统文化精华的结合,科学地概括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这些讲话和论述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体现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和强烈的爱民情怀。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工会组织理应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职工群众方面作好表率。这是工会组织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开展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内在要求。 会议指出,各级工会组织要在思想上始终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工会只有站在职工群众立场看问题、作决策、来评判,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要在行动上坚决维护和发展职工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的根本宗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作为群众组织,只有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切身利益,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会议强调,各级工会组织要在作风上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贴心人”。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只有始终把自己当作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坚持心系职工群众,为职工群众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职工群众才会与工会心贴心。要主动贴近职工群众,以开展“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为契机,将更多资源、力量、经费向基层一线倾斜,有效提升基层工会的工作水平。健全工会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联系职工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好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调研工作是今年工作的重点,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工会系统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职工、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更好为中心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要主动吸引职工群众。要探索创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办法路径,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3-04-17
查看详情
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结合起来,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推动新时代好青年在为祖国、为人民的奉献中彰显青春力量、实现个人价值,让青春之光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前进道路。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把新时代青年塑造成“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政治品格,为培育“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价值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这个理想信念,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会得“软骨病”。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阐释了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提出共产主义这一符合全人类发展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为青年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新时代好青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具有至死不渝追求真理的决心、魄力,新时代好青年应该像共产党人那样对理想信念执着追求,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真理和信仰的力量,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共产党人对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价值判断转化为生动的现实性、理想性的实践探索,传递饱含真理的理论火炬,在批判与继承中赋予“有理想”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价值选择。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价值立场,为培育“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价值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体现在共产党人所亲身历经的无数辉煌与苦难中,体现在人民大众所参与创造的每一次历史变迁与传承之中。无论面对何种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激励鼓舞人民团结奋斗,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国家与人民建设的共同事业。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便一直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思想觉醒,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勇立潮头、敢闯敢干的砥砺前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接续奋斗,中国青年都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紧紧团结在党和人民的周围,彰显青年特有的青春朝气与拼搏斗志。“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来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规定,而是具体实践的奋斗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青年更是勇挑时代重担、引领时代未来的生力军与突击队,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实现民族复兴的“青春之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新时代青年要自觉体悟初心使命所蕴含的价值立场,让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来源,将初心使命作为自己“敢担当”的价值目标与行动宗旨。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为培育“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价值要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无数革命英烈为救国救民献出宝贵生命的鲜明品质,是中华民族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共产党人一路走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识魄力。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一部奋斗史,青年义勇军、少年铁血队、青年突击队等青年先进群体都在其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展现了不畏强敌、不惧艰险的志气、骨气与勇气,无不激励、引领着青年践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为培育引领新时代好青年树立了一面旗帜。青年总是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在新征程上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更是要使其深刻领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所蕴含的大无畏气概,把困苦当作平常,乐观面对苦难,将“肯吃苦”作为自身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标准,在基于规律认知的真理追求和基于价值认知的理想构建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在与困难的搏击中涵养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和肯吃苦的敬业精神。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为培育“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价值旨归。“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好青年“为了谁奋斗”“怎么去奋斗”的重要问题,为了党和人民奋斗,以忠诚热血和自我革命进行奋斗。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为民爱民、无私奉献都是共产党人永恒的政治品格、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始终不变的忠诚底色。一方面,“对党忠诚”涵养了新时代青年的纯洁品格,体现了崇高的人民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具体表现为忠于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奉献于民族复兴的初心使命,忠于党和人民的辩证统一。另一方面,“不负人民”锻造新时代青年严于律己的人格力量,要求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地审视与反思个人的精神世界,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不断迎接挑战、接受考验,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做“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必须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作为第一指标,把爱党爱国爱民的朴素高尚情怀深深植根于心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必须不断锤炼过硬本领、增长自身才干,拓宽思维视野、提高认知水平,积极探求科学真理、淬炼真知灼见,用实际行动践行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聪明才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期望和重托,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04-03
查看详情
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青年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性地位,对新征程上做好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青年工作何以成为战略性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高宁认为,可以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来理解。   回望历史,1921年,一群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党的一大专门研究了建立和发展青年团作为党的预备学校的问题;1922年5月5日,在党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   立足当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规律,把青年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第一部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的白皮书,我国青年发展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   着眼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每年新发展党员中,青年党员占有较高的比例,确保了不断为党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因而必须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切实抓好青年工作,不断培养造就合格接班人,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做好新时代的青年工作,要立足新时代中国青年实际。当代中国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更加自信自强、勇于创新创造,同时,身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也会遇到一些思想上的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细致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政课的职责使命。”高宁认为,思政课应在了解青年的思想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讲清讲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与实践伟力,引导广大青年更好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怎么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高宁的答案是“走进青年中,讲到心里去”。“比如,在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带进课堂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带领学生原原本本学报告,也会将党的二十大代表们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融合进去,让广大青年了解党代表是怎么一路走来的。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当中。”
2023-03-31
查看详情
切实增强党员意识
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党员意识,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定维护党的形象,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价值意蕴 党员意识体现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责任感,是党员对党的思想、工作、组织和纪律观念的综合体现,是基于党员角色定位而形成的政治认同、情感归属与使命追求的统一整体。中国共产党人党员意识的有无、强弱,关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关乎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武器——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之源。党员意识的强弱,直接关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意识强,则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党奉献,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意识弱,则理想信念飘忽、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纪律松懈、贪污腐化,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回答好这一根本性问题,必须以大党“肌体细胞”的党员意识为抓手,坚持教育、管理、服务并重,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供锐利武器。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 我们党的执政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抽象缥缈的,而是基于百余年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通过学习、教育与斗争凝练出来并逐渐提高的,是具体而显现的。 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阅卷人”对赶考成绩的评分。从1939年提出“本领恐慌”到对“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思考,我们党着眼夯实党员意识根基,要求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不断增强感召力、号召力与党的执政能力。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抓手—— 大党独有难题,不仅“独有”在党的历史之长、规模之大、执政之久,而且“独有”在党的历史方位的时代性、使命任务的开创性、矛盾风险的复杂性、自我革命的艰巨性。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要落实到9600多万党员的党员意识上,以增强宗旨意识牢记初心使命,以增强看齐意识统一思想、意志与行动,以增强模范意识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以增强斗争意识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以增强党章意识解决自身问题,以增强廉洁意识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经验启示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重视党员意识的培养。党的一大明确要求党员“成为忠实党员”,对党忠诚。党的二大强调“无论何时何地,个个党员的言论,必须是党的言论,个个党员的活动,必须是党的活动”,要求党员要有纪律意识。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并回答“怎样才算是一个共产党员”问题,即“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要求共产党员应该在英勇作战、执行命令等十一个方面成为模范,进一步丰富了党员意识的内容构成。 党的其他领导人也发表了有关党员意识方面的文章。比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从不同方面对党员意识的培养与增强提出了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度重视党员意识的培养,在内容构成、形式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有了进一步开拓。 在内容构成方面,提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丰富拓展了党员意识的内容构成;在形式方法方面,强调主题教育对增强党员意识的重要性;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常态化学习制度、党员学习考核制度、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等等。 培养与增强党员意识的宝贵经验,是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精神财富。 第一,抓好理论学习强素养。 全党深入学习党史,是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的重要途径。 要明确学习目的,即不仅要懂得党的建设基本问题,还要懂得党的策略,学会对时势问题进行分析;要明确学习的主体对象,重点是领导干部;要科学设计学习内容,特别是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要重视学习效果,反对搞形式主义。 第二,履行党员义务亮身份。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党员意识的强弱,需要通过履行党员义务的实践来检验,体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的实践观。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履行党员义务的长效机制,展现亮身份的实践特色。 在履行党员义务方面体现“严”的特色。从严管理是我们党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管理理念。广大党员必须严格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期足额交纳党费、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等,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 在履行党员义务方面体现“专”的特色。专业化是我们党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党员在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的重要条件。广大党员要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奋发进取,为群众做好表率榜样。 在履行党员义务的效果方面体现“实”的特色。履行党员义务要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要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要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工作“两张皮”。 第三,加强党性锻炼修内功。 培养与增强党员意识,必须把加强党性锻炼作为立身、立业、立信、立德的基石。 要改造主观,提升自我。科学理论的武装是最有力的武装。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要投身实践,发展自我。通过实践锻炼,进一步巩固和内化党员意识。在这方面,有必要探索建立开展党性锻炼的相关体制机制。 要经受考验,磨炼自我。对标党员标准规范化,健全党员亮牌制、党员责任制等考验机制,引导广大党员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实现从他律转化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从“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增强困难风险的应对能力。 要善于斗争,完善自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共产党员的鲜明底色。要在斗争中养成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掌握斗争主动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 (作者分别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2023-03-27
查看详情
集团举办“品茗闻香·围炉话家风” 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
为了庆祝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集团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彰显巾帼风采,3月8日上午,江西文演集团举办了“品茗闻香·围炉话家风”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小玲,运营总监、投资运营管理部部长熊丽华,党群工作部部长、工会副主席钟水明,艺术发展部部长、妇委会主任杨雪青,集团公司全体女职工及各子公司女职工代表参加。 刘小玲指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优良家风,彰显女性风采,女职工要与党同心、与时代同行,与企业同发展同进步,为创造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一是要树巾帼之志,强化理论学习,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聚巾帼之力,立足岗位,在集团高质量发展中,不让须眉永奋斗;三是要展巾帼之美,在充分发挥好家庭独特作用中,守护好幸福生活;四是要暖巾帼之家,集团工会及妇委会要关心妇女,搭好平台,当好妇女之友。 阳春三月,围炉煮茶话家风。天幕帐篷下,大家围坐于温暖的炭炉旁,识茶、认茶、闻茶,感受茶文化新风俗,在等待茶香起的这段时间,通过诵读家风家训经典佳句,聆听集团公司员工讲述的家风故事,学习文明家庭先进事迹等方式,引导广大女职工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家庭建设,树立正确家教关,弘扬良好家风,实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阳春三月,巧手插花送祝福。在温馨愉悦的氛围里,职工沉浸在自我创作之中,她们修枝剪叶、搭配色彩。原本普普通通的花叶、枝条经过精心修剪,完美搭配在一起,变成了一件件错落有致、赏心悦目的插花艺术品。女职工们增进了交流、陶冶了情操,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传递了美好的节日祝福。
2023-03-09
查看详情
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六十周年”座谈会2月23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的重要指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60年来学雷锋活动的显著成效,深刻阐明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对新征程上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开展好学雷锋活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引导激励党员、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蔡奇表示,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60年来,学雷锋活动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导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新征程上深化拓展学雷锋活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巨大热情,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要在深化雷锋精神研究阐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发挥党员、干部和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丰富拓展学雷锋活动的平台载体,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使学雷锋活动更有时代感吸引力、做到常态化长效化。     李书磊主持座谈会,孙春兰和苗华出席。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湖南省长沙市、辽宁省抚顺市和雷锋生前所在部队负责同志,专家学者代表在座谈会上作了发言。座谈会由中宣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举办。
2023-02-28
查看详情
赓续民族精神的伟大时代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民族精神,体现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涵养而成的基本价值,是牢固而持久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始终是我们坚定前行的精神动力,是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未来,我们要更加珍惜民族精神的历史传承。 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精神从来都是民族文化的灵魂与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孕育出以爱国主义、自强不息、民为邦本、革故鼎新、天下为公等为内容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懈奋斗。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标识。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在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世代相传。从屈原、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到林则徐、赵一曼、黄继光,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赴汤蹈火,为民族舍生取义。“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感天动地,至今仍是维系、激励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古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从大禹治水到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自强不息始终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民为邦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立场。《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此后,这一学说不断丰富、发展,演变成民本思想。其最核心的理念是突出民众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对历代国家治理的影响至为深远,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革故鼎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逻辑。与时俱进、因时适变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宝贵精神品格。《周易》中已有“变易”的思想。《汉书·礼乐志》载:“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创新求变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理想目标。中华民族是满怀理想、憧憬未来的民族,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再到“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在处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民胞物与、协和万邦、亲仁善邻、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饱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理想情怀。 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品格和气魄,是中华民族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和思想资源,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坚定前行在自己的历史大道上的底气和动力。 新时代十年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伟大斗争需要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铸就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始终高度重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始终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发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活力,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把民族精神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理想,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滋养自己,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我们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理想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构筑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正是在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既极大丰富和提升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极大充实和发展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于传承中开新域、于守正中谱新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思想指引和文化滋养。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的活力、潜力、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文明日益繁荣昌盛。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党和国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时代创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时代。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加需要赓续民族精神,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把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积淀的团结奋斗精神转化为万众一心的强大力量,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更加注重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人民依靠创造精神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创造精神走向未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加需要大力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更加注重弘扬伟大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从来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就越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加需要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全力办好自己的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更加注重弘扬伟大团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4亿多中国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实践反复证明,只要全党步调一致、团结统一,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就能无坚不摧,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加需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更加注重弘扬伟大梦想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伟大梦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共同期盼。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越是有困难,越需要伟大梦想精神照亮民族复兴的征途;越是有挑战,越需要伟大梦想精神指引民族复兴的航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更加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宏伟壮阔的历史时代。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矢志不渝赓续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2023-02-21
查看详情
让青春在新时代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号召“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广大青年的参与和奉献。新征程上,广大青年成长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要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念跟党走,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一、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激励青年自信自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些巨大成就,对于更好激发广大青年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是最生动鲜活的教材。 从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坚定“四个自信”。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从未如此之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要引导青年深刻认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中国的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深刻认识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图为2022年10月28日,江苏移动“青年爱研习”宣讲“青骑兵队”向一线员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江苏移动团委供图 从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人民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深刻认识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党和国家事业必将铸就更大辉煌,新时代青年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在亲身奋斗实践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百年伟业是党领导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全体人民创造出来的,新时代十年的成就凝聚着青年的奋斗和奉献。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奋力拼搏,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最前沿努力攀登,在抢险救灾最险处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危急时披甲出征,在奥运竞技赛场上奋勇争先,在保卫祖国哨位上威武守护,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发自内心的最强音。广大青年胸怀远大理想,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青春、建立了功勋。要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只要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变为现实;鼓励青年积极投身人民群众的壮阔实践,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当先锋、倾情奉献。 二、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引领青年建功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青春奋斗正当其时。广大青年要勇担重任,努力拼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安排的时间跨度恰逢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阶段,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成就事业的过程,与国家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高度契合。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广大青年向着梦想不断努力,是实现国家和民族奋斗目标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青年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党的二十大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广大青年守正创新、踔厉奋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一系列战略的实施,需要青年大显身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青年实践开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青年奋力打拼;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需要青年创新创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青年持续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青年胸怀天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广大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达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宏大而艰巨的接力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现在,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新时代青年手上。新时代青年惟有理想,才能执着奋进;惟敢担当,才能攻坚克难;惟能吃苦,才能不惧艰辛;惟肯奋斗,才能善作善成。早在1939年,毛泽东同志就深刻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新时代新征程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尤其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才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三、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抓紧抓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过去、现在、将来青年工作都是党的工作中一项战略性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青年工作涉及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文化、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权益保护、预防犯罪、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如果这些工作做得好,不仅能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发展,也有利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的高度,把青年工作放在战略层面抓紧抓好,更好把青年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动员起来。 图为2022年11月15日,云南民族大学团委召开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云南民族大学团委供图 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新时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对实现人生发展、对推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有着强烈渴望。同时,他们也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不可避免会遇到思想困惑。要尊重青年成长规律,尊重青年天性,照顾青年特点,经常到青年中去,同青年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成为青年愿意讲真话、交真心、诉真情的知心朋友。 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处于人生道路的起步阶段,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苦恼,需要党和政府以及社会方方面面及时伸出援手。要关注青年的急难愁盼,帮助他们解决好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努力为青年创造良好发展条件,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就在身边、关怀就在眼前。 做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青年要顺利成长成才,就像幼苗需要精心培育,需要为其培土、浇水、施肥、打药、整枝。要坚持关心厚爱和严格要求相统一、尊重规律和积极引领相统一,既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他们驰骋思想打开浩瀚天空,也积极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2023-02-01
查看详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举旗定向、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时代感召力,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在湖北武汉工作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紧密结合实际,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武汉力量。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就要始终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十年创造的伟大成就、实现的伟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在风云变幻中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在大战大考中指挥若定、运筹帷幄,在惊涛骇浪中力挽狂澜、砥柱中流,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不愧为党的核心、人民领袖、军队统帅。“两个确立”是新时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党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武汉人民对此感受尤为强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武汉,察看长江生态环境、深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调研企业创新发展等,对武汉寄予深情厚望,为武汉指引前进航向。我们最深切的体会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似海情深、如山厚爱,最深沉的动力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殷切期望,最深刻的启示是只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办,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我们一定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坚决维护核心是首要的“国之大者”,赓续弘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红色血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把忠诚注入血液里、融入事业中、写在大地上。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就要始终坚持第一要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武汉科教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产业基础良好,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信心所在。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营造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良好创新生态。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光芯屏端网”等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发区要提升核心功能、布局重大项目,中心城区要聚焦发展服务业统筹空间和产业更新,新城区要壮大县域经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把武汉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打造内陆“新沿海”。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就要始终确保安全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严密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武汉作为曾经的疫情防控主战场、疫后重振的风向标,是展示中国制度优势的重要窗口,备受国内外关注,这对我们做好安全稳定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不容有失”的敏锐性、“人人不能松懈”的精气神,坚持以政治安全为首,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时代考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社会。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就要始终践行党的宗旨,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我们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分配制度,落实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安排,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施居民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让更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等为重点,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优质均衡发展水平,高标准建设教育强市;扎实推进健康武汉建设,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深入开展健康武汉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体育强市。要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就要始终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武汉生态禀赋优越,166个湖泊星罗棋布,165条河流奔腾不息。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调整优化,努力做到减污、降碳、增绿、增长四位一体协同推进。要深入推进污染防治,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长江大保护,真正实现“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深入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率,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实现河湖水质稳定提升。加快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加强东湖等湿地保护与修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争创国际湿地城市。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加强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优化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绿化景观,加快形成多层次公园体系,努力为市民提供更高品质绿色福祉。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就要始终勇于自我革命,坚决做到清正廉洁。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新征程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和形形色色的诱惑,我们要坚持勇于自我革命,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自觉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谨慎防微杜渐,光明磊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作者为湖北省武汉市纪委监委派驻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国资委党委委员)
2022-11-29
查看详情
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推动的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经验和本质规律角度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性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我们党是在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式”,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在领导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党始终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点,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不断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新阶段和新高度。 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优势,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最高原则。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和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统筹兼顾中协调处理好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关系。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不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只有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才能不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内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必须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彰显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彻底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要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凝聚强大合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根植于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同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道不变、志不改,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必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22-11-23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