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双向反哺”实现“双效统一” ——来自江西文演集团的改革实践
2022-09-20 点击 : 0 来源 : 江西日报

       从2017年营业收入823万元、亏损1244万元,到2021年营业收入5.2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680万元……江西省五家国有文艺院团(歌舞剧院、京剧团、杂技团、话剧团、木偶剧团)自2017年挂牌组建集团后,历经5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入选第十三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企业名单,其改革成果入选文旅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创新创意案例选编》。从一度面临如何“活下去”的困境,到如今在市场经济中“火起来”,江西文演集团成功突围的秘诀何在?答案就两个字——改革!

  滚石上山

  一场被困境逼出来的改革

  改革往往都是被困境逼出来的。对于这句话,江西文演集团上下有着切身的体会。

  2017年9月21日,江西文演集团挂牌仪式一结束,就有文艺院团的负责同志找到集团领导提出了3个尖锐的问题:剧目创排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低,难以走出“演出越多、亏损越多”的窘境,怎么办?线上娱乐、电影电视发展势头迅猛,对剧场票房造成巨大冲击,怎么办?集团注册资本金会很快用完,可能面临组建即亏损的局面,怎么办?

  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当时,很多人对院团的发展丧失了信心。部分演职员工甚至一些院团领导悲观地认为:长此以往,院团艺术水平和演出质量可能大幅度下降,省属专业文艺院团将很快沦为业余队伍。

  是什么样的困境,让人有无力之感?省杂技团团长刘晓虹回忆道,建团以后,他们曾代表中国进行海外文化交流100多次,出访7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杂技院团,到2017年已经有15年没招收过学员。一般来说,杂技演员的黄金年龄在18至25岁,年轻演员队伍的断档,导致全团能上舞台的不到20人,排不了一台剧目。由于经费不足,团里甚至请不起专职道具人员,只好由演员兼任。

  同样面临困境的还有省歌舞剧院。据负责人杜欢介绍,改革之前,剧院面临“两老两低”的问题。所谓“两老”,一是演员“老”,基本上超过30岁,对于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文艺院团来说,显得青黄不接;二是思想观念老,转企改制后财政“断奶”,员工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思维,工作没有积极性。所谓“两低”,则是指演职员工的收入低、学历低,很多人的年收入不到6万元,根本没有心思搞文艺创作。

  改革的起点,就是这样一个满目萧条、百废待兴的局面。时与势把刚组建的江西文演集团推到了十字路口,要想大踏步地赶上时代,不打破旧的桎梏,如何能“杀出一条血路”?不解放思想,怎么闯出一条新路?

  “没有做不好的国有文艺院团,也没有做不好的国有文化企业,更没有改革解决不了的问题。”江西文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浩说,江西国有文艺院团多创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多次向党中央汇报演出,获得过很多荣誉和奖项,不仅有着深厚的底蕴,还有一支专业精湛、经验丰富的人才队伍,这些都是摆脱困境的底气,“只要我们大胆探索改革发展新路径,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演员、艺术家自豪地站在舞台上。”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尤须以精神对决,用意志较量!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江西文演集团开启了一场新时代的“长征”。

  守正创新

  走一业为主、产业反哺的新路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改革,就是要奔着解决现实问题而去。

  各院团怎么“活下去”、发展好?演职员工的薪酬待遇如何提高?怎样才能有效保障舞台艺术创作的水平?这些问题终归指向一个解决矛盾的关键点——怎么赚钱。

  “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就要敢于跳到‘大海’里去,向市场要钱。”李晓浩表示,既然老路走不通,就要解放思想、敢闯新路。

  “文演集团组建没多久,各项制度刚刚建立,就要大幅度变动,是不是不太严肃?”改革伊始,就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对此,李晓浩斩钉截铁地答道:“‘最大的严肃’就是实事求是,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本来就是改革发展的常态。”

  2018年春节过后,一场围绕“我是谁、我要什么、怎么办”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在江西文演集团上下全面展开。

  “仅靠传统演出养活自己都难,必须打造新业态、开拓新市场”“各院团‘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多元发展可能是唯一出路”“任何时候都必须强化社会效益的首位意识”……集团上下集思广益,明确了“党建引领、市场导向、一业为主、产业反哺”的发展战略,开始探索“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融合化、数字化、资本化”改革新路径。

  “舞台艺术创作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超过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票价定得低,必然导致亏损。就当前市场状况而言,如果各院团还想简单地依靠票房盈利,显然不现实。”李晓浩介绍,实施“一业为主、产业反哺”,其实就是要通过发展其他产业来反哺舞台艺术创作,培育国有文艺院团的内生动力;有了资金支持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将为集团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品牌影响力,从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壮大,最终实现舞台艺术创作和产业经营的“双向反哺”。这才是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遵循艺术创作规律、贴近地方和院团实际的改革新路。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江西文演集团全力打造文化演艺内容生产、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文化资本投资运营等三大平台,全面布局舞台艺术、演出院线、文化服务、文化教育、数字文化、文保古建、资产运营、文化投资等八大业态。

  走集团化、多元化发展道路,从“单船捕鱼”到“舰队协同”,从抱团取暖到握指成拳,江西文演集团开启了创新文化服务等多业态新模式。

  为打造文化场馆服务品牌,集团在全国率先通过“文化场馆服务”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能够为文化场馆提供全方位、一站式、定制化集成服务的运营商,并为省博物馆、省科技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等十余个场馆提供文化集成服务。制定《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规范》企业标准,通过国家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外正式公布。为打造节庆品牌,策划承办了中国红色博览会、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鄱阳湖国际观鸟周等100余次重大节庆活动。同时,布局建设文演艺术幼儿园、南昌市文演高级中学,并于今年8月控股了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大学——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以文化服务产业为代表的多业态经营,不仅给集团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还创造了可观的利润。江西文演集团总经理徐光华介绍,集团组建以来,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2%,利润年均增长130%。目前,集团的资产总额已从2.5亿元增加到50.9亿元,是2017年末的20倍。

  钱袋子鼓起来了,“一业为主、产业反哺”就不是一句空话。2019年,集团党委会研究决定:每年预算中安排不少于5000万元自有资金反哺舞台艺术。目前,集团已累计反哺资金1.5亿元。

  以省歌舞剧院为例,2021年,集团反哺资金高达2200万元,其中1300万元用于创排扶贫歌剧《山茶花开》,共演出112场,参加了两次全国性展演并获得优秀剧目奖。剧院还先后得到了13个国家级基金项目的支持。

  “改革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创作的动力。”杜欢表示,现在省歌舞剧院成立了产业运营中心,开始培育自己的造血功能,目的是实现从国有文艺院团向国有文化企业的转变,努力成为改革的标杆。

  重塑信心

  以现代企业制度激活一池春水

  敢蹚别人没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风景;敢拓前人没垦过的荒,才能开辟新的天地。

  “过去,很多国有文艺院团徘徊于‘半事半企’‘非事非企’的尴尬状态,难以打开自我发展之门。”李晓浩介绍,江西文演集团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在院团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以全员合同制打破“铁饭碗”,以管理人员聘任制打破“铁交椅”,以岗位绩效制打破“大锅饭”。全面实行员工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管理人员招聘竞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

  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充分调动了集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激活了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

  “改企给演职人员带来的变化,就是从‘要我干什么’变为‘我要干什么’。”江西文演集团艺术总监林翰说,改革前,上级要我们排什么剧目,我们就排什么,一些优秀剧目汇报演出后就“锁进了箱子”,非常可惜;改革后,大家的积极性有了,抓创作时充分考虑市场效应,让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接受,重大题材的精品剧目随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受到市场热捧。

  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支部建在连上》,从红土圣地走向首都北京,成为近两年话剧演出市场上的“爆款”。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大幕开启,一段气势磅礴的吟诵,伴随着恢宏的配乐,将观众的思绪拉回那段峥嵘岁月。这部由省话剧团创排的作品,2020年在疫情严重影响下,依然实现了当年创排、当年演出百场、当年收回成本,在全国话剧界堪称奇迹。中国话剧协会主席蔺永钧评价道:“《支部建在连上》在全国树立起一面旗帜、一个榜样、一座里程碑。”

  “一出好戏就是一堂生动的党课。”饰演党代表方明的青年演员张鹏霄,去年12月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张鹏霄说,他在进行剧本的历史背景分析时,光是笔记就记了两本,深切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与光荣,进一步坚定了入党的信念。

  在剧中饰演毛泽东的演员,是省话剧团团长熊磊。为了把历史人物演绎好,他在18天里背下了2万字的台词。在排演过程中,剧团中三分之一的演员主动把整部剧的台词背了下来,哪一个演员要是临时有事不能上台,随时有人可以顶上来。

  如今,《支部建在连上》已演出近200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对比现在和过去,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前不久,省话剧团到宁都县的一个偏僻乡村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村民骑着摩托赶到集镇去买来一大箱鞭炮,演完一个节目就放一挂鞭炮,让现场演员非常感动。演员们冒着要深夜走山路回城的风险,坚持在村里加演了一场。

  然而,改革之前的下乡演出,部分演员的态度就是一个“混”字,拿到补贴就行。如今,剧团不仅没有“躺平”现象,而且不管是剧场演出还是下乡演出,演员都干劲十足。熊磊说:“从‘等靠要’,到人人抢着上前,改革的成效多少金钱都买不来。”

  曲为谁而歌?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能否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广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佳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统一”。

  深入挖掘江西“红色、古色、绿色、金色”文化内涵,聚焦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历史题材,集团的创作数量由平均每年1.67部增加到7部。话剧《支部建在连上》、扶贫歌剧《山茶花开》双双入选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话剧《阳明三夜》《八大山人》、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京剧《望红关》《碧血慈云》、木偶剧《红星照我去战斗》等精品剧目实现了叫好又叫座。

  层出不穷的优秀作品,擦亮了江西文演集团的“金字招牌”,提升了江西舞台艺术的美誉度。“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要创作生产更多舞台艺术佳作,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江西文演集团党委副书记刘小玲说。

  2021年5月14日,南昌交响乐团在省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首场音乐会。首演当天,听着台上精湛的演奏以及观众如潮般的掌声,江西文演集团文资管理公司总经理肖红松不禁感慨道:“有这么优秀的交响乐团,有这么多观众喜爱我们的演出,工作再辛苦也值了!”

  炎炎夏日,看着配有空调的全新练功房里杂技团满脸兴奋的孩子们,刘晓虹也欣慰地笑了。她说,集团组建仅仅5年,就聚齐了人、排出了剧、赚到了钱、盖起了剧场,并实现“一团一场”,办公排练条件、演职人员薪酬福利待遇都得到了大幅改善,这在院团近70年的发展历史上绝无仅有。对未来,她充满信心。

  弦歌不绝

  打造星光璀璨的人才队伍

  今年暑假,南昌交响乐团原本准备了古典音乐季、音乐党课、惠民演出、音乐下午茶等线下演出活动,受疫情影响,只能以线上录制的形式呈现。

  演奏员吴芸说:“在没有观众的音乐厅里,虽然少了互动的热烈氛围,但大家都一如既往地以严谨专业的态度录制这场音乐会。精彩永不落幕,只是换了一种方式。”

  国有文艺院团要发展,作品是关键,人才是核心。如果优秀人才不能大量地“冒”出来,不仅院团的发展受限,艺术传承也将面临断代的危险。

  以前,院团演职人员受学历、论文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很难评上高级职称。省杂技团演员王莎说,自己8岁开始从事杂技事业,三级演员职称已经评上十余年了,由于学术论文的限制,之前申报二级演员职称六七次都没有通过。2020年,江西文演集团获得了职称自主评审权,一批像王莎这样的骨干演员一次性通过了审核。

  集团组建伊始,有的演员因为演出补助太低、进步希望渺茫,在排练、演出时出工不出力,甚至在正式演出时闹情绪。为此,集团研究出台了《院团演职人员职位评价体系指导意见》,创新构建院团艺术人才职位评价体系,将演员的日常表现、演出场次纳入考核,“排练出公差、演出躲猫猫”的现象再也没有了,加班排练、主动上台蔚然成风,一大批青年表演人才随之脱颖而出。

  以名角孵化名剧,让名家培养新角,如今的江西文演集团可谓星光璀璨。集团不仅拥有一批荣获“文华奖”“梅花奖”“金狮奖”等国家级大奖的艺术家,还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其中,拥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演员就有148人。

  “从半企业半事业单位到真正意义上成为企业,意味着新的提升和考验。”杜欢介绍,近年来,省歌舞剧院开始在瑞金等地驻场演出已列入红色教培项目的音乐剧,并尝试在南昌市高标准建设艺术培训中心,进一步扩大舞台艺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在省歌舞剧院最近的一次招聘中,有来自全球12个国家的83名人才报名,其中,70%的应聘者拥有硕士、博士学位,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杜欢说,从一个濒临“走不动”的院团,变成现在“跑起来”的院团,关键是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搅动了思想、搞活了机制、带出了队伍。

  披荆斩棘,奋力奔跑,山海可蹈,未来可期。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江西文演集团在与市场风浪的搏击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一支劲旅。目前,集团已形成“混合的体制、市场的机制、上市的标准”发展新模式,建立起“双向反哺、双效统一”发展新机制,正朝着文化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发展方向阔步前行。

  船到中流,惟有奋楫争先,才不惧风高浪急;人到半山,唯有激扬精神,才能再攀高峰。

  “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李晓浩说,江西文演集团将坚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争当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努力用3年左右时间创作10部“影响世界的江西文化”优秀舞台剧和一批红色精品剧目,并实现集团资产规模超150亿元,为全面建设“六个江西”、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