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于技 化艺入心——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观后感
2021-08-12 点击 : 0 来源 : 《中国杂技》

 

6月23日,江西省杂技团创排、杂技艺术家董争臻指导创作的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在南昌首演,这也是江西省杂技团创排的首部红色题材杂技剧。

该剧以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江西瑞金等地的革命斗争故事。出身豪门的富家小姐杜鹃,思想活跃进步,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她和同伴一道,义无反顾地离开条件优渥的家庭,从南昌来到瑞金,投身革命,参加红军。她多才多艺,积极参加和组织“扩红” 宣传工作,表现出色;与敌人“还乡团”作斗争,在保卫群众的战斗中英勇牺牲。该剧塑造了杜鹃、高营长、郑斯文、郑梅英等众多的英雄人物群象,赞颂了革命先烈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山上那片红杜鹃》一经面世,即收获了观众们的掌声与好评。许多观众惊叹:“没想到杂技还能这么好看!”首演当晚一票难求,现场掌声、惊呼声不断,观众们时而鼓掌、时而拿起手机拍摄,忙得是不亦乐乎。许多观众表示还想再次观看。

 

 

一部红色题材的主旋律剧目为何如此有“观众缘”?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成功首演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诀?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这部《山上那片红杜鹃》。

一是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该剧分别由一序、一尾声,加上中心部分的六幕所组成。在序和尾声当中,由老年女红军郑梅英的扮演者出场讲述,用舒缓、深情的语调,以倒叙的方式,导引剧情徐徐展开,并在讲述中收尾,为全剧渲染了思念、追忆、缅怀的情感基调。

一般来说,杂技长于炫技,拙于叙事。该剧则巧妙地扬长避短,用散文诗般的结构,反复咏唱,营造了浓浓的浪漫抒情色彩,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效果。如:第二、三幕中,女子集体表演的《长枪舞》《蹬斗笠+柔术》,与男子《集体中幡》《梭镖技巧》等交替出现。女子表演的明快柔美与男子的浑厚刚劲互为对照,给观众以一张一弛、刚柔并济、相映成趣的观赏感。诗歌般行进式的叙事推进,韵律感极强,引导观众们沉浸于剧情之中。

第三幕中,杜鹃和高营长所演绎的《男女双人爬竿》,将革命浪漫主义的抒情表达推向前半段的高潮。这是一段表现男女主人公之间情感的重头戏,在长达7分多钟的表演中,呈现了男女主人公现实和内心、当下和回忆的双重空间。编导设计了月光下竹林的舞台场景,色调冷隽、静谧的舞美、灯光、烟雾组合的舞台呈现出如梦似幻的意境。起初是女主角杜鹃在回忆往事,高营长从她脑海的回忆中走出,回忆仿佛又是现实,亦幻亦真。舞台上,描绘出高营长在教杜鹃学习军事的场景:男女演员在6米多高的长杆上,时而灵活地交替攀援而上,时而男演员迅捷地俯冲直下,时而两人稳稳地握举在空中……革命者之间忠贞缠绵、互相信赖又相互依托的美好情感被表现得跌宕起伏,令人荡气回肠。两位演员以他们深厚扎实的功底和全情投入的表演,一气呵成,完美演绎。充分展现了杂技的抒情能力,不输于任何其他姊妹艺术。

最后一幕当中,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抒发更为淋漓尽致。满台绽开绚烂的红杜鹃,在舒缓深情的片尾曲《红杜鹃》的歌声中,四位女红军战士置身于八条红绸之上,表演高难度的四人《绸吊顶技》。四人悬挂于绸带之上,口衔玻璃管,玻璃管上顶着五角星,从杜鹃花海中缓缓升空,盘旋回荡;紧接着,空中出现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双人绸吊造型,寄托大家的美好期盼,此刻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二是鲜明的红色印记和地域特色

 

 

江西是红色故地、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艺资源。该剧撷取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江西的革命斗争历史予以展现。提起江西,提起那段历史,人们就会想起井冈山,想起那段“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峥嵘岁月,想起艰苦卓绝、顽强斗争的红军战士们,想起壮烈牺牲、长眠于斯的革命先烈,想起为人民打江山谋幸福的革命先辈,想起送八子参军、送郎当红军的父老乡亲……

正是怀着这样一份特殊情感,编导和主创团队匠心独运,为该剧度身定制,设计和使用了大量的江西元素,令该剧具有了鲜明的红色印记和地域特色。

剧中最具代表性的片段,其一便是男子集体《梭镖舞》。当年红军在武器还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很多战士使用大刀、梭镖等冷兵器。这段梭镖舞技巧的设计,既吻合史实情况,也富有江西特色;其二是女子《蹬斗笠+柔术》中所使用的则是江西农村生活中常见的“斗笠”,并采用了当地的少数民族——畲族姑娘来演绎编织斗笠送红军的情景;其三是专门设计了砍竹子做竹筏宣传“扩红”的剧情设计,《高空秋千晃管》的道具也颇具匠心地设计为竹子的外观。令观众马上联想起江西井冈山等地的茂密竹林和涓涓河流。

杜鹃花是江西的省花,该剧 《山上那片红杜鹃》以红杜鹃寓意当年的红军战士,女主角名叫杜鹃, 以“红杜鹃”为意象贯穿全剧,应景且贴切。剧中十余名女演员用魔术手法变出无数枚鲜红的五角星,寓意着“星火相传”,在开满红杜鹃的赣鄱大地上,先烈们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信仰浩气长存,永远被后辈缅怀和纪念……

三是杂技技巧的创新运用和无痕迹转化

 

 

在杂技剧中,杂技技巧的运用十分讲究,一旦出现技巧与剧情相互违和的情况,观众则很容易“跳戏”。这对导演的编排水平和演员的舞台表现力都是一大考验。该剧编导、杂技艺术家董争臻曾开创性地编排了《渡江侦察记》《战上海》等多部红色经典杂技剧。对杂技、魔术、滑稽等技艺的熟稔,使得他对技巧的使用、转化、解构、设计上都有着独到之处。该剧中许多创意新颖独特,令人眼前一亮。

在第一幕,安排杜鹃在豪华的生日酒宴上,即席为来宾们表演《肩上芭蕾》和魔术《钢琴悬浮》,以此交代和说明杜鹃作为富家小姐的身份和多才多艺的才华。

在第四幕中,为刻画红军战士突破封锁线的场景,编导们将传统的杂技“地圈”改为了层叠的铁丝网,演员们在狭小的空隙中穿梭、翻滚;利用改良的“椅子顶”技巧,把敌人设置的拦路桩叠罗成塔,演员攀援至塔尖,表演顶功技巧,演绎侦察员登高瞭望的情景,诠释当年红军斗争环境的险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双浪桥飞人”那一段,红军战士们在回旋摆动的跳板之间穿插、腾跃,高高地腾空而起,又准确地稳稳落下,展示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战斗英姿。类似的场景在剧中俯拾即是。一个个绝活,引起台下观众的阵阵惊呼。令观众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当年战争的险恶,准确而贴切。 

 

 

值得称道的是剧中杜鹃、高营长、郑斯文、郑梅英,以及反派人物肥龙、刁曼丽等主要人物的扮演者,他们不仅要驾驭和表演众多的杂技技巧,还要在此基础上,去完成很多的舞台表演戏份——人物的脸部表情、台步动作等,这对于杂技演员来说,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这体现了演员们的综合素养,以及杂技演员广阔的可塑空间。

魔术手法巧妙地设计和出现,也为该剧的情景表达和悬念呈现增添了魔幻奇特效果。

四是多种舞台手段的综合使用

 

 

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综合运用了许多其他舞台手段,如“大旋转舞台”的利用,不仅实现了场景的迅速切换,更为重要的是助推了剧情的表达,巧妙实现了类似影视剧中“蒙太奇”的剪切效果。

剧中的音乐为全剧添色不少,从配乐到歌曲运用,都提神到位,如男声合唱《梭镖亮堂堂》节奏明快、气势雄浑、充满阳刚之气,且十分上口;片尾主题歌《红杜鹃》凄婉深情,催人泪下。

 

 

诚然,该剧还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有些篇幅显得冗长需要精简压缩;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戏需更进一步增强铺垫和情景交代;个别的高难度杂技动作还需要进一步稳定提升等。总之,瑕不掩瑜。原创杂技剧《山上那片红杜鹃》,具备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将成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经典作品。(作者系江西省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叶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