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讲述关于杂技人自己的故事通过叙述老班主及师娘如何带领弟子们在江湖上闯荡,展现了杂技前辈们波折重重的一生。
生存的挣扎、现实的挑战、情感的纠葛以及技艺传承,这些元素汇聚成杂技艺人梦幻般的夜晚。
《百戏梦幻夜》杂技剧简介
百戏,作为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集大成者,在《汉文帝纂要》中可寻其踪迹:“百戏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曼衍之戏,后来逐渐发展出高垣、吞刀、履火、寻橦等精彩技艺。”它涵盖了汉族民间各类技艺,杂技更是其中的璀璨明珠。
历经千年时光洗礼,百戏已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脉络。它不仅是现代人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杂技团的传承之路,宛如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生动缩影,百戏的代代相袭,恰似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流。在当下时代,这种文化传承的持续接力,意义尤为重大。
演出人物介绍
杂技班核心人物:
• 老班主:作为杂技班的掌舵人,掌控着整个班子的运作与发展方向,经验丰富,威望极高。
• 师娘:不仅是老班主的贤内助,其精湛的蹬技表演更是杂技班的亮点之一。
• 大师兄:身怀多种绝技,是杂技班的中坚力量,技艺成熟,常起到表率作用。
• 小师妹:擅长蹬技飞伞与顶技,灵动的表演风格为杂技班增添别样风采。
• 中国丑:外籍小丑演员,凭借滑稽的手技表演,为观众带来无尽欢乐。
• 秀秀:以柔术表演见长,凭借柔软的身段和优美的姿态,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
戏曲艺人:
• 武生:戏曲界的名角,身着大靠,扮相英武,在戏曲舞台上尽显英雄气概。
• 旦角:同样是戏曲名角,以青衣扮相示人,唱腔婉转,将女性的温婉展现得淋漓尽致。
其他演艺人员:
• 师叔:拥有硬气功本领,同时担任杂技教练,负责培养和指导杂技人才。
• 外国丑:上海马戏团的管理者,把控着演出的商业运作与团队管理。
• 曼丽:专业的钢管舞演员,在舞台上用身体诠释力与美的结合。
此外,还有流落艺人鹰少,幽默风趣的小丑,以及20多名来自戏班和上海大舞厅的中外群众演员,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元的演出阵容。
序:《风雪夜》
一片如梦似幻的洁静天地。时光流转,世间万象更迭,在悠悠琴声、阵阵锣鼓与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沉寂的杂技班重焕生机。
这群痴迷杂技的人,在老班主引领下,伴着风雪,日夜兼程。他们以小推车为行囊,怀揣热爱,无畏前行。对他们而言,杂技训练满是艰辛,无数个日夜的苦练,如倒立般颠覆又重塑着他们的人生。
而在观众眼中,他们的表演是惊奇与欢乐交织的幻境。聚光灯下,老班主、师娘等艺人,每个人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诉说着杂技之路的坎坷。故事末,一块巨大的百戏图突然从天而降,为这份传奇添上一抹奇幻色彩 。
01:闯江湖
老戏班主带领杂技班在庙街一角卖艺,杂技艺人们各展绝活,如魔术师表演古彩戏法,大师兄舞车轮,小师妹蹬毯蹬飞桌,还有戏曲武生、青衣展示绝活,街头杂耍热闹非凡。此时鹰少闯进场子,直盯蹬毯的小师妹,还炫耀武艺鞭技搅乱场面。老班主怒目而视,大师兄挡在师傅面前,鹰少叫嚣追寻小师妹。老班主摆迷魂阵,二师兄等戴面具用长绳捉拿鹰少,大师兄引开小师妹,鹰少紧追并击伤大师兄,众艺人准备迎战,老师傅翻飞百戏幌子,这时黑衣人封住了场子引发众人惊呼。
02:雨竹林
烟雨朦胧的竹林深处,老班主擦拭并舞动两个小坛子,反复磨砺坛技动作却未达突破;二师兄及众兄弟在雨中顶着大缸过场舞动,老班主向徒弟们传授顶缸技艺;六个女子表演水流星,身轻如燕;大师兄练飞叉,恢复膀子,苦练腰腿顶功,钻研各种窍道,雨中练艺时小师妹打着红伞深情凝望,还抱住大师兄倾诉爱意。
03:大世界
上海大世界舞厅内场景热闹:经理讨好来宾,舞女热舞、调酒师炫技、乐队演奏;大师兄携师妹伴着《夜上海》表演空中吊环,还有手技与小丑表演吸睛;老班主登台演坛技遇冷,邀师娘共演蹬技,表演受洋丑吹号干扰,最后大世界老板安排外国杂技艺人上场。
04:百戏梦
百戏图纱幕前,老班主钻研百戏杂技秘籍,在坛子上绘杂技图,欣赏造型绝技还不时比划,纱幕呈现青花幻影等奇幻景象,这承载着他的杂技梦。老班主带领杂技舞者起舞,众人幻化成青花瓷人,以青花瓷乐雅韵展现杂技意韵,九朵莲花意象呈现。年迈的老班主耐心教徒,中外艺人交流互授技艺,老班主与外国小丑翻阅《百戏古彩戏法》并交予外国经理,他还和外国经理、杂耍钻圈,展现绝技与东方杂技精神,古老百戏为观众带来欢乐,杂技人自身则在追求创新、攻克高难技巧的漫漫长路上奋进。
以信念为笔,绘杂技传承华章
在杂技传承的漫漫长路上,困境如影随形。但这群无畏的艺人,以坚定的信念为刃,划破黑暗。舞台上,他们身着绚丽服饰,动作整齐有力,每一次的翻腾跳跃,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告白。哪怕前路荆棘丛生,他们也绝不退缩,用汗水与坚持,让杂技这颗文化明珠,在困境中依然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