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齐聚北京,共同研讨舞剧《天工开物》这部艺术作品。希望以此进一步挖掘剧目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当下时代背景的深远意义,为这部舞剧的进一步提升及广泛传播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智慧,也为推动中国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江西历史厚重、人文荟萃,名家辈出。近年来,江西文演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担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积极策划推出“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意在深入挖掘极具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赣鄱元素”,如红色、科技、陶瓷、诗词、戏曲、客家、书院等,创作兼具文化深度和文化潮流的艺术内容,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舞剧《天工开物》作为该系列开篇之作,由江西文演集团、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著名导演陆川担任编剧和总导演,汇集全国优秀艺术创作团队,用全新的舞台艺术语言,深刻表达了江西籍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生平及其巨著《天工开物》的成书缘由和主要内容,其体现的文化自信、科技自信、民族自信的价值内核为当下社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该剧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以及为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极大地增进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
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陆川及其团队对该剧创作作出的重大贡献,对宣传江西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舞剧《天工开物》于2022年11月选题策划,2023年2月正式立项,同年5月主创采风并启动创作,12月举行开排仪式暨新闻发布会,2024年5月底首演。陆川导演均亲力亲为,全过程主导了作品的选题、创作、排练、宣传、演出等台前幕后各个环节。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在前些年,江西曾评选过“江西十大名人”,而宋应星并未列入其中。此次陆川导演以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敏锐的时代嗅觉,在江西众多的文化题材中选择了江西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及其著作《天工开物》作为创作题材,不得不说陆川极具慧眼。陆川导演此次以舞台艺术致敬江西先贤及其名著,唤醒当代观众对饱含家国情怀和科技精神的宋应星有了全新认知。从这个角度讲,我要代表江西再一次感谢陆川“将宋应星从冷板凳上扶起来。”从这部戏开始,宋应星已经进入前十位。
舞剧《天工开物》6月初南昌首演,我就应邀观看了剧目,整体我认为该剧实现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且能够经受历史的检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思想高度呼应了时代需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要弘扬科学精神,去掉“卡脖子”的工程,就需要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天工开物》中所记录和研究的实用技术和生产技能,无不体现着宋应星尊重科技积累和前人经验的精神;书中提倡“自然和人工共同开创万物”的理念,对于当今我们倡导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思想高度契合;宋应星六次应试不第,从“学而优则仕”转向“探索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的学问”的历程,在明末国破家亡之际,靠一己之力把中华民族先进的科学技术汇聚在一本书里,展现了宋应星志存高远的奋斗精神、造福人民的奉献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通过舞台剧的精彩演绎,引导青年在包容有序的环境中,树立正确价值观,坚信“人生价值可以有多重定义”,激发他们对科学技术崇高理想的热情与追求,使之有“共鸣”能“共情”,激发起观众持久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是科技融合展现了大片质感。这个舞剧中使用了很多顶尖的现代科技手段,包括裸眼3D和多维影像视觉技术等,用现代科技来展现古代科技,舞台实景与虚拟影像融合相生,扩充了舞剧布景的表现空间,突破了传统的观演边界,实现用创新的舞台语言表达剧目的精神内核,让观众切实感到有看科技大片之感。同时,陆川导演采用当代电影艺术的蒙太奇手法和时空交错探索,将电影叙事美学与舞蹈美学圆润相融,使得该部舞剧具备了电影质感。最终的呈现效果来看,科技赋能美学呈现与思想精神实现了完美的统一,原来沉睡在历史中的鲜活的面容,有趣的灵魂,戏剧化的冲突,小人物的责任感,达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堪称“文艺界的大作、舞剧界的大片”。
舞剧《天工开物》今年7月开始全国巡演,目前已在厦门、南京、武汉、成都、杭州、南昌、南宁、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城市巡演25场,综合上座率超90%,累计观众3万余人,总票房近1000万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昌等多个城市场次票房全部售罄,部分场次提前数日售罄,市场反响热烈、潜力巨大、未来可期。该剧入选了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江西省文化产业扶持项目,以及央视《艺览2024》首届中国剧院精品剧目、“大戏看北京”2024展演季等。从首轮全国巡演情况看,该剧已成为2024年度现象级舞台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