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总是让人心情舒畅,好像总能在无形之间赋予我们内心能量。而作曲家们往往将这种身处田园中的心中的感悟描绘的相得益彰,造就了不少充满田园风格的佳作,比如昨日上演的这两首:被誉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的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被世代后人传颂的贝多芬《F大调第六交响曲》,由指挥家朱曼携手小提琴家朱丹与南昌交响乐团共同演绎田园之音。
以弦乐沉静开头而后木管旋律穿插伴随着旋律发展,直至逐渐推向高潮堂皇瑰丽的独奏小提琴登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送给好友的礼物,是浪漫主义情怀与古典主义风格的完美结合。也是四大著名小提琴协奏曲之一。
二乐章在木管的低沉的和弦铺垫中,引出双簧管悠扬动人的牧歌独奏旋律,而后独奏小提琴呼应双簧管演绎的主题进入并展开。在缓慢平和的气氛里感受到了浓郁的情感旋律。我们好似可以看到1878年夏天勃拉姆斯来到奥地利南部的波尔恰的维尔塔湖畔的自然场景,感同身受。这也是勃拉姆斯最出名的慢板乐章。匈牙利吉普赛风格的终曲在独奏小提琴双音主题下开启,整个乐队与小提琴都散发着吉普赛式的热情。
本场小提琴独奏朱丹的足迹走遍世界各地,享誉国际乐坛,在他的演奏下这首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增添了不少更为清晰的灵感诠释,田园牧歌式的描绘,在他细腻深邃的音色下感人至深;面对吉普赛的激情四射,他的戏剧性张力与理性把控并存,将炙热的活力昂扬的精神展现的恰如其分。
下半场,由指挥家朱曼和南昌交响乐团演绎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由小提琴开门见山的奏出第一主题,而后木管与之呼应,画面清新愉悦,这是贝多芬初到乡村时的心情,一切欣欣向荣。贝多芬一生热爱大自然,他说:“只要一走入田园,我跟我不幸的耳朵便豁然开朗。在那里树木跟我讲话,森林给我喜悦⋯⋯。”他甚至为第六首交响曲(田园)每个乐章都赋予了标题:初到乡村的愉快感受、溪边小景、农民的欢乐聚会、暴风雨、牧人之歌:暴风雨过后的快乐和感恩。每个乐章如油画般展现在观众眼前。
二乐章在形如小溪潺潺流水的中低弦乐的伴奏下开启,第一小提琴演绎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明亮、清澈,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三乐章活跃而喧闹,像一幅色彩鲜明线条粗豪的民间风俗画,很多音乐取材于民间旋律,描写乡间村民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四乐章弦乐密集紧张的上行音阶和定音鼓雷鸣般的重击下开启,整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如暴风雨般进入下一乐章牧人之歌,这也是暴风雨后的美景,一切美好且欢愉。
在指挥家朱曼的打磨诠释下,弦乐油画般的铺垫和色彩定调可圈可点,而木管的点睛之举更是让这幅田园之画颇具立体感,但不止是对乐谱与演奏技法的演绎复刻,我们更在现场感受到指挥家朱曼带领乐队解读这首作品中贝多芬音乐的精神。
六月开启,这个月我们将迎来由指挥家李京展执棒的以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旋律和绚丽多彩的西方管弦乐色彩《炎黄风情》,以及由林木森执棒,携手小提琴家于翔演绎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下半场还将对话德沃夏克,诠释《G大调第八交响曲》。让我们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