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10-10
      原标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省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热议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综合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刚刚闭幕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在省直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引起热议。大家表示,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省社科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肖洪波表示,省社科院将切实担负起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使命担当,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发挥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研究中心作用,推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切实推动赣剧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江西省赣剧院院长李媛媛表示,我们将坚守人民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赣剧作品,推出更多贴近百姓、浸润心灵、增强群众精神力量的文化惠民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持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省社联表示,将紧密结合自身的职责使命,抓好理论学习,通过举办全省社科界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抓好研究阐释,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引领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抓好宣传宣讲,充分利用江西社科大讲堂、青马宣讲团等平台,加大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宣讲力度,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共同守护璀璨的文明之光,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汇聚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的磅礴力量。       自2019年开始,我省已连续五年召开文化强省大会,形成了“一会一主题、一地一特色、一年一品牌”的江西模式。省委宣传部改革发展处处长王迎春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省文化改革和文化强省建设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持续擦亮文化强省“金名片”,全力打造文化改革“新品牌”,用好文化资源“活教材”,不断汇聚提升广大赣鄱儿女向上向好的精神力量,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改革力量。       江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赋予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的坚实底气。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将守好遗产保护这条底线,强化文物整体保护、推进非遗系统保护、强化古籍抢救保护,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抓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等重点课题研究,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江西新作为。       省文演集团艺术总监林翰表示,集团将聚焦文化主业,深耕演艺事业,立足持续深化院团改革,推动艺术创作守正创新、勇立潮头,不断打造推出一批富含江西元素、弘扬红色文化、具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如向建军百年献礼的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影响世界的江西”系列舞台剧、“大渊艺站”江西文演海外行品牌等,进一步强化省属国有文化企业的政治担当,讲好江西故事、弘扬赣鄱文化,为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出文演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考古研究院负责人王紫林表示,将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树立系统性、整体性的大考古思想,积极借智借力开展联合考古发掘研究,做好“考古中国”重大课题项目和区域调查发掘工作,加强考古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江西考古事业迈上新台阶。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江西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干部职工通过不同形式第一时间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一致表示,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将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化政治担当,坚持守正创新,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江西故事,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奋力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电影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江西电影集团总经理张露表示,江西电影集团将把牢导向、遵循规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影视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江西声音。当前,江西电影集团正在积极谋划建军百年主题影视作品,将通过深入挖掘江西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唱响主旋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一场重要会议在京召开,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3-10-09
中秋国庆长假刚过,一场重要会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 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了什么?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路线图和任务书?《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01 “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总书记已经不止一次用“极端重要”一词来评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10年前,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前大型党旗雕塑《旗帜》。(图/视觉中国)   201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强调“宣传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主持召开或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每一次都重点强调相关领域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深圳一公园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图/视觉中国)   在今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在这次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又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     02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今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标定目标、明确任务:“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从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到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注定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家版本馆。(总台央视记者刘岳拍摄)   这次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在“文化篇”之前,已有多个领域的重要思想在重要场合被总结和阐述。它们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国家版本馆内的国家书房。(总台央视记者韩锐拍摄)   2017年金秋,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军事篇”。 当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018年5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个月后,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总结并阐述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中国历史研究院。(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 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强军思想、外交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节目《灯火耀古今》。(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   03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什么?如何学习领会?怎样贯彻落实? 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于近日开播,节目以“文化丝路”为主题,讲述文明互鉴的故事。   从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九个坚持”概括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到党的二十大从五个方面重点部署文化建设工作,从今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对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刻阐述,到这次重要指示中“七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积淀着越来越深入的思考。   △浙东运河文化园。(总台央视记者范凯拍摄)   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还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会议要求,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江苏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04 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针对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着重强调了3点,正是“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正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承担的职责使命。   △2023年8月16日,2023上海书展开幕,书展设置的“复兴文库”主题书籍展示区吸引读者驻足查看。(图/视觉中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干在实处。 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要求,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2023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游人如织。(图/视觉中国)   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到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每一项都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每一项都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北京育英学校内的“攀登”雕塑。(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曾经创造人类文明奇迹、有着高度文化自信的中华儿女,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查看详情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纪实
2023-10-07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 高瞻远瞩、举旗定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燕山脚下,国风浩荡,文脉不绝。 这是2022年7月30日拍摄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 走进国家书房,总书记的目光望向顶部中央藻井内的星空穹顶。穹顶上,宋代石刻天文图展现古人智慧,星汉灿烂、浩渺深邃;书房内,15组巨型书柜陈列近3万册新中国精品出版物,思想的星空蔚为大观。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 次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强调,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10年前的8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清醒冷静的叩问,贯穿着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远虑深谋。 这是全新历史坐标下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应当如何凝心铸魂、高举旗帜? 这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呼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想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应当如何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这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当如何主动作为、再谱华章?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 正本清源,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2013年11月,北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在这一正式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大幕的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席话振聋发聩: “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格局深刻调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两度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认识迷雾,校正了工作导向。 方向明,则思路清。一项项针对性举措应运而生: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坚决反击各种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制定出台英烈保护法;重拳整治网络生态乱象,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网信管理工作体系;制定第一部关于宣传工作的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刚性的法规制度为全党开展宣传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和支撑…… 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守正开新,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这是“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 此后,“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在武夷山下的朱熹园表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殷墟强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持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论述不断深入,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固本培元,从赓续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 四川眉山,三苏祠。百年银杏、千年黄葛,生机盎然。 这是2022年6月22日拍摄的四川眉山三苏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千年古祠,深有感触地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在总书记心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前往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肯定“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深入上海杨浦滨江,强调“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岳麓书院同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当代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来到云冈石窟,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涵养全民族精神力量,为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纲举目张,为文化强国建设擘画蓝图路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 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前进方向: 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明确“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言“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隔72年再度召开指引中国文艺前进方向的座谈会,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心系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地标、探寻文明根脉,对“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念兹在兹; 重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求“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次次在出访时做“文化代言人”,一次次在主场外交中展现中华文明博大胸怀,生动诠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掀开崭新篇章。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加强思想武装,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走进北京图书大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图书”专区前,《习近平著作选读》摆放在醒目位置,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阅读。 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今年4月3日,这部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名义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正式出版发行。 同一天,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一场新的学习竞赛”拉开帷幕。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 从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到成立中央宣讲团开展基层宣讲,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理论学习氛围愈发浓厚。 深化理论研究,推进体系化、学理化建设,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基本前提。 步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果丰硕,哲学社会科学界把握理论本质、探究精神内涵,对党的创新理论认识不断深化。 2019年1月1日,一个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新思想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亮相,上线三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1亿人。 2019年4月12日,观众在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参观“学习强国”主题展区。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百年大党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让理论更加生动可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新载体新阵地助力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基层;中央主要媒体推出的“第一观察”“一见”“时政新闻眼”等品牌栏目,让理论普及范围广度不断延伸……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学习热潮涌动神州。 如今,一堂堂大众理论公开课在年轻人中引发“追剧”效应,理论学习辅导读物上榜“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党的好声音化作社会最强音,直达人民心间、回响在中华大地。 鼓舞精神士气,全国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之盛典,激发起亿万中华儿女爱党爱国的澎湃共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庆祝活动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礼序乾坤、乐和天地”“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重要节点、重大活动,推动党心民心交融、国威军威彰显,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用整整一天时间,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3年后,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把集体学习的“课堂”从中南海搬到媒体融合发展第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先后出台,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主流媒体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 各大媒体“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竞相发力,通过创新手段、全媒呈现,记录下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以一件件精品力作,汇聚奋进力量。 人在哪,凝心聚力的重点就在哪。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十多年来,无论是举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活动,还是开展“净网”“清朗”等专项治理行动,网络健康文化加速培育,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涌现—— 2022年4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一场以“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思政课正在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向老师和同学们招手致意,坐到了同学们中间,一同倾听讲授并参与讨论。 在师生们热烈掌声中,总书记从中国走过的不平凡之路说起,讲到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改革开放的惊雷划空……他勉励同学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从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座座精神丰碑,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先后印发,到“时代楷模”“中国好人”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从《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到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创新方式方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日益完善; 设立烈士纪念日,颁授“七一勋章”“共和国勋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 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引领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投身民族复兴伟业。 在田间地头,“新农人”们寒耕暑耘、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工厂车间,新一代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以不懈钻研让“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闪耀世界;在体育赛场,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争创佳绩,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救灾一线,无数年轻面孔冲锋在前、逆行出征,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间…… 推动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几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中华文明的最初印记。 这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拍摄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2022年7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论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 3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外国专家评价:“良渚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来抓,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从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持续推进,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从《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因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广为人知的3位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墓前,放满了写给先烈们的信。 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影视作品《长津湖》《山海情》等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人世间》《雪山大地》等文学作品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复排歌剧《党的女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放眼神州,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东方文明古国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 2023年4月,春天的广州,繁花似锦。坐落在白云山麓的松园依山傍水,别有风情。 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漫步岭南园林,临水而坐,观景品茗。千年古琴奏出一曲《高山流水》,两国元首一起欣赏。 “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习近平总书记纵论古今,“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两天里,我们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现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了解。”马克龙深有感触地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在海外引发热烈反响,为各国读者开启一扇扇观察和感知中国的窗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等文献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京剧、昆曲等洋溢着“中国风”的演出不断亮相国际舞台,国产影视剧海外热播,舞蹈、杂技、美术以及民间文艺接连走出国门; “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中华文化魅力热潮; 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惊艳世界,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 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守正创新的精神,扎根于中华大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以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以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以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绽放出的新的时代光芒,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真实可感,奏响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华美乐章。 矢志远大、放眼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河南安阳殷墟,洹河蜿蜒,甲骨呈奇。 2023年8月10日,观众在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鲁鹏 摄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 步入殷墟博物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习近平总书记点明此行深意:“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目光穿越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怀着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加深对文化繁荣、文明创新的关切和思考—— 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到访古城苏州,感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的充沛动能;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蘸满历史的笔墨,继续书写新的历史。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标定目标,明确任务。 肩负新使命,坚守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山西运城博物馆,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 展厅里,总书记频频驻足,有时看完正面,还缓步绕着展柜,察看文物的不同侧面细节,感慨道:“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 自信,才能自强。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在自己选定的路上昂首阔步。 肩负新使命,坚持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 今年5月,古城西安迎来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各方宾朋。 这是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明快有力的古代佾舞、绚丽婀娜的芙蓉花舞……紫云楼前,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宾礼,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中外嘉宾汇聚一堂,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真诚呼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当晚的文艺晚会上,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同台诠释美美与共,来自不同文明的古老乐器共同奏响和谐之音,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 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诠释出中华文明的大格局大气象。 肩负新使命,更加自觉坚持“两个结合”——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以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对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历史传承的正确把握,以对文化复兴和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新征程上,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真理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复兴之志凝聚磅礴之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站上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查看详情
把握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科学方法
2023-09-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经济规律,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从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体系严整、内容博大,涉及经济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方法论角度学习领会这一思想,一方面能够更好地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把握这一科学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有利于完整、准确、全面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好推进各项经济事业向前发展。 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的重要论述,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如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等。 坚持人民至上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为推动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战略基点;坚持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的战略指引;坚持守正创新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是确保中国经济巨轮航向正确、行稳致远的重要遵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秉持的重要工作方法,是统筹近期工作与长远目标、平衡局部优化与全局优化的重要策略。 坚持人民至上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秉持“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书写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壮美华章。我们党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汇在经济发展实践之中,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取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切好分好“蛋糕”。从做大做好“蛋糕”的角度看,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切好分好“蛋糕”的角度看,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从而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任务,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我们必须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自信自立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而言更是如此。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以焕然一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习近平经济思想站在时代前沿,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提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为新时代经济工作提供了战略指引。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自信自立,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明显增加。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一方面,大国经济的特征是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第一大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立足国内、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有利于化解外部冲击和外需下降带来的影响,也有利于在极端情况下保证我国经济基本正常运行和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另一方面,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还要以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无阻和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战略支撑,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形成对全球各类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从而将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坚持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经济问题的重要方法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经济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其中的各要素、各领域、各方面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中国经济,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才能把握其发展运行规律,并科学施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使得经济体系的各个方面相互促进,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引向深入。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新时代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的理论结晶。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在新发展理念当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作为指挥棒、红绿灯,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科学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在全面、完整、准确。要将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统一起来一体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无论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例如,就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的关系而言,当前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但这绝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建设,什么都要自己干,而是要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又如,就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系而言,不能以创新发展为名不顾产业规律和自身条件盲目上项目,特别是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不可对生态环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避免出现新兴产业拟建项目数量多、能耗大,与碳达峰、碳中和方向明显相悖等现象,从而影响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 总之,各地区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大局意识,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增强政策配套和制度衔接,做到各项工作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要提高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能力,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着力提升整体发展效能。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发展和创造性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的发展是新与旧的交替和质与量的转换的观点,奠定了经济工作中稳与进之间关系的认识论基础。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在存量与增量关系的动态变化中实现的。这里所说的存量,不仅包括经济总量还包括经济结构,要求具有稳定性和均衡性;增量则是在前者“稳定”的基础上,通过“进取”得以实现。 概括起来说,坚持“稳中求进”就是要实现既“稳”且“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扩展开来看,“稳中求进”有两层含义:其一,以稳定经济运行和社会大局为重点的“稳”是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其二,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实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有机统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分析研判经济形势时始终科学把握“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反复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制定经济政策时着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中始终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 聚焦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这一重要论断表明,我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多重因素叠加带来的,这些因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恢复经济也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主要体现在稳定经济运行、熨平经济恢复过程中出现的“波浪和曲折”上。施策的取向是针对国内需求不足现状,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进”主要体现在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上,通过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来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总之,在新形势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就是要立足大局、抓住根本,看清长期趋势、遵循经济规律,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更好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进取和突破。 坚持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最鲜明的理论品格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守正创新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规律。守正和创新是统一的。做到守正创新,就是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一方面在守正中要把稳舵盘、保持航向;另一方面要在创新中寻求突破、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要坚持守正为本、创新为要,在守正创新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实现新创造、新突破,从根本上确保守正不变质、创新不跑偏,推动开创新局面、书写新历史、创造新伟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这样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能否搞市场经济?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讲过,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二者互不兼容。我们党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创造性地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创造性地建立起富有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新的认识和升华。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必须更好摸透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不断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大前提,牢记“市场经济”前面的“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就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要求纵深推进,在精准实施、精准落实上下足功夫,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就是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商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在更广领域优化高效配置,畅通市场供需循环,疏通堵点,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 目标是奋斗方向,问题是时代声音。坚持目标导向是对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总结,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时代形势和条件变化、具体国情和发展水平变化,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制定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客观实际、富有感召力的发展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既要以目标为着眼点,在统筹谋划、顶层设计上下功夫,以增强方向感、计划性;又要以问题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以增强精准性、实效性。目标是问题的集中体现,问题要在完成目标进程中予以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达成目标的过程,达成目标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二者统一于经济发展实践中。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开展经济工作,既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做到了然于胸,同时又要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在发展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有机统一起来,既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为着眼点,增强发展的方向感,又要以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为着力点,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突破口,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需要强调的是,坚持问题导向并不是被问题牵着走。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要增强方向感、计划性,这样解决问题才不会偏离大目标。仅坚持问题导向更多解决的是局部优化问题,只有同时坚持目标导向,加上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够更好实现全局优化和长期目标。可以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是统筹近期工作与长远目标、平衡局部优化与全局优化的重要策略。 总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根本保证。踏上新征程,我们要从方法论角度深刻领会习近平经济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
查看详情
以制度力量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
2023-09-22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带头厉行法治,直接影响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决定着法治体系运行的质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发挥在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方面的带头作用,明确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规国法的学习重点,建立领导干部学习党规国法的有效制度。这对于推动领导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遵守党规国法,保证法律制度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保领导干部厉行法治是法治建设的重大课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主要是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和工作来体现、来实现的。如何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形成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法治思维,自觉做到带头厉行法治,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所在。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表明,法治不彰、法治体系运行不畅,问题往往出在执法者身上。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曾说:“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法律对任性用权构成约束,而一些官员厉行法治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这是世界各国法治发展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我国而言,与西方国家法治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模式不同,我国要在较短时间内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地推进法治建设。在我国这种法治发展模式中,各级领导干部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进展和成效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各级领导干部既可以自上而下发挥对法治建设的关键推动作用,也可能起到严重破坏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要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要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连我们党的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都可能受到严重冲击和损害。”确保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法治才能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对建设法治社会起着表率和引导作用。“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领导干部对待法治的态度直接影响社会对待法治的态度,领导干部践行法治的力度直接影响人民依法办事的程度。领导干部尊不尊法、学不学法、守不守法、用不用法,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且会在自己的行动中效仿。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老百姓就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各项工作,就会产生“头雁效应”,对全社会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信仰法治、厉行法治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动,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厉行法治。 坚持以制度保证领导干部学好党规国法、形成法治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让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通过有效学习党规国法进而形成法治思维是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并对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提出明确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正是适应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工作要求,聚焦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领导干部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带头厉行法治而作出的重要制度设计。 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只有内心尊规崇法,行为才会遵规守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各级领导干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看到,还有少数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不尊崇宪法、不敬畏法律、不信仰法治;有的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凡事都要自己说了算,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这些问题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损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的正常秩序。在那些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不少人表示不学党规、不懂法律是自己违法乱纪的一个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促使领导干部按照清单内容、制度规定常态化学习党规国法,有利于纠治党规国法学习不深入不彻底的问题,促进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有效机制,筑牢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的制度基石。 有效提升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能力。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这就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快车道,但一些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还没有跟上形势变化的要求和新时代法治实践的发展,还不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法治本领恐慌。学好党规国法是提高法治本领的基础。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学好相关党规国法,有利于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解决法治本领恐慌、增强相应工作能力。比如,认真学习各类国家机关组织法,能够增强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推进国家各项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认真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能够提高运用法律武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增强依法斗争本领;等等。这一制度为领导干部通过有效学习党规国法提升依法办事能力提供了清晰的实践路径。 强化制度执行,更好提升制度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只有把这个依据掌握住了,才能正确开展工作。”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巩固执政地位、改善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学好党规国法,是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根本前提,是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的重要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实施《意见》,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执行到位、落到实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学习党规国法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持续提升、增强带头厉行法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好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聚焦学习重点。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带头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宪法法律,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运用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逻辑和法律规范分析、判断、处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际行动。按照《意见》规定,从工作实际出发,合理编制并动态调整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准确理解把握应知应会要求,提升学习的精准性、科学性、实效性。 建立长效机制。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通过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学习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内容和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在职培训的必训课程等举措,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健全日常学法制度,完善干部教育体系,提高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 完善考核监督。强化制度执行、提升制度效能,离不开有效的考核监督。要认真实施《意见》“加强督促检查评估”的有关要求,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干部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列入法治创建考核指标,推动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激励机制,推动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 加强文化引领。领导干部内心尊崇法治、敬畏法律,才能在行为上遵守法律,面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时才会挺身而出、坚决斗争。贯彻落实《意见》,推动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规国法,需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领导干部不断涵养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养成法治习惯,使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作者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查看详情
总书记今年国内考察有条主线
2023-09-20
9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第一站来到我国大陆最北端漠河。 今年以来,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徐闻港到“神州北极”黑龙江漠河,从东部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到西部边陲新疆……习近平总书记2次在京考察,8次离京到地方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高频度、大跨度考察调研,聚焦的一条主线就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其中,区域协调发展被摆在重要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先到广东,勉励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再是河北,提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山西,要求黄河流域各省区“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之后到江苏看高质量发展;指出四川“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 这一次在黑龙江,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还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对区域发展战略作出针对性安排,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战略性部署。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与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另一方面发挥各区域优势,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把发展落差的势能变成协同发展的动能,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共同,意味着既要东部率先,也要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很重要的一点是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模式,握指成拳、抱团发展。 在内蒙古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东三省的联通,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讲四川,总书记不时提到重庆:“要坚持‘川渝一盘棋’,当初行政区划的‘分’、现在区域协同的‘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发展。” 谈到京津冀,总书记说:“京津冀一体化相得益彰,最后说谁也没有吃亏,谁都得到自己想要的好东西。” 此次,总书记希望东北“加强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促进东北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总书记不遗余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就在于纵横协同联动,既补各自的短板,又锻造共同的长板,将各地的优势潜能,汇聚成整个国家的发展势能,“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调研开路、步履不停,在前行中深刻思考、深远谋划,推动我国各区域板块之间加速“合纵连横”、勠力前行,为发展开拓新空间、注入新动力。
查看详情
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资国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务,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主战场。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国有企业在我国产学研用创新链条中具有重要地位,一大批科技领军企业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肩负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挑重担。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打造创新联合体升级版,大力推进科技攻关,努力掌握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上敢打头阵。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统筹,以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为依托,牵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优势,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主动开放应用场景,探索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谋划阶段明确自主可控目标,积极应用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技术产品,在应用过程中不断促进技术产品的完善和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充分发挥产业引领作用,助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产业竞争力关乎国家竞争力,只有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不断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国有企业应当放眼全球、主动作为,打造现代产业链链长,在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促进我国提升全球产业分工地位和话语权,坚持国际化经营方向。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网络,通过对外投资并购、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强化全球价值链掌控力,增强主动运用、积极引领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带动中国装备制造、技术、标准和服务共同“走出去”,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作,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与民营企业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的互利合作,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新一代移动通信、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加快构建集群化发展优势,努力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制高点。 充分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有力保障国家战略安全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很多国有企业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防”的底线、提升“稳”的能力,关键时刻发挥好兜底托底作用。 切实强化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服务和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强化国有资本对电网、石油天然气管网、江河主干水网、信息通信网等领域投入,加强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算力网络、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好维护国家骨干网络安全。 切实保障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能源资源供给。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供给,优化国有资本在海外能源资源、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物流枢纽及远洋运输等领域布局,增强种业研发能力、海外粮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掌控能力,扩大我国在能源、资源、粮食等基础性保障领域的战略纵深。 切实维护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国务院国资委将积极当好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组织者、推动者,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经济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推动国有企业当好服务国家战略、保障改善民生、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真正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大国重器、强国基石。 (作者为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查看详情
勿忘九一八!
2023-09-18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   92年前的今天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2022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1931年9月18日  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 南满铁路路轨 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随后炮轰东北军北大营 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 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几个月间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罪恶的日本军国主义 又肆无忌惮地将侵略魔爪 从东北伸向了全中国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 发出抗战宣言 号召民众团结起来 反抗日本侵略者 全体中华儿女 义无反顾投身到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  这是战斗在长城上的八路军。新华社发   那是英雄遍地的时代 那是牺牲无悔的时代   “母亲因为坚决地 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 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这是作为母亲的赵一曼 留给孩子的最后念想 那一年 她只有31岁,儿子7岁  这是赵一曼与儿子的合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 “狼牙山五壮士”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葛振林、宋学义 将日伪军引向峰顶绝路 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的日伪军 向他们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 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 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 他们宁死不屈 毁掉枪支,义无反顾 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这是油画《狼牙山五壮士》。新华社发   “任凭你们把我钉死在树上 我宁可站着死,不低高贵头 宁为鞭死鬼,不做亡国奴……” 面对凶残的敌人 时年29岁的赵伊坪 大义凛然,英勇不屈 在烈焰中 痛斥日本侵略军的野蛮侵华暴行 直至壮烈牺牲  这是赵伊坪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大决战中 中国军民付出了 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 无数先烈用鲜血浇筑了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天 庄严的残历碑静静矗立 刺耳的警报声回响天际 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拒绝遗忘、铭记苦难的 铮铮誓言 也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 郑重宣言  2022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警报为历史而鸣 钟声为和平而响   听! 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激荡时空: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人民必胜!
查看详情
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2023-09-18
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习近平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建设教育强国。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部署,总结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进展和成就,分析面临的形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我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一重大课题,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重教尚学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走过了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的非凡历程,实现了从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我国在建设教育强国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项,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跨越依然任重道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5月31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育英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少年儿童祝贺“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这是习近平在科学教室同小学生们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第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我们建设教育强国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要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第二,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基础教育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放眼全球,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高等教育强国。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要系统分析我国各方面人才发展趋势及缺口状况,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态势,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动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第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要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10.67亿人,要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第五,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坚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牢教育对外开放正确方向和安全底线。        第六,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立足教育强国建设实际需要,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要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2023年9月6日至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这是7日上午,习近平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时,同师生代表亲切交流。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总抓手,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久久为功,为早日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而共同努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查看详情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09-01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3年6月2日) 习近平 今天,我们召开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之前,我先后参观了新建成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和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考古博物馆,很有收获。 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次参观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我更加深切感到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这也是召开这次座谈会的原因。这里,我讲3个问题。 一、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为中华民族打下了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主张以道德秩序构造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关系中以他人为重。倡导交通成和,反对隔绝闭塞;倡导共生并进,反对强人从己;倡导保合太和,反对丛林法则。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二、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我说过,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比如,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社会追求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相通,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与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融,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担当与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相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从民本到民主,从九州共贯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万物并育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社会主义,这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同时,中国文化中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也提供了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里,我着重强调3点。 第一,坚定文化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坚定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 第二,秉持开放包容。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新时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同志们!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查看详情